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相关教育改革精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适应药学、生物学、生物创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发展对拔尖人才培养需求,培养生物医药前沿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中国药科大学与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以“项目制”为基础合作建立“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医药前沿交叉学科拔尖创新班”(以下简称“交叉创新班”),现开展遴选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招收对象
2022级高考录取类别为普通类本科生,且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不可转专业的学生均可报名。
二、招收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热爱药学及相关事业,有志于从事生物医药科学研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团结协作,服务社会,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及社会公益活动,遵守社会公德和校纪校规。
2. 对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药学相关交叉领域有浓厚兴趣,热爱学习,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入学后所有必修课程加权成绩在本专业排名前30%,孟目的学院学生在本专业排名前60%,且无不及格记录。
3. 高考选考科目至少需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中的一门。
4. 依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患有药学类专业可不予录取疾病(如色弱、色盲)的学生不宜报名。未达到高校招生相应体检标准者,取消选拔测试资格。
三、招收计划
招收不超20人
四、遴选流程
1. 线上宣讲:
时间:2025年7月10日11:00-12:30
腾讯会议:963-809-263
扫码报名宣讲会
2. 报名时间:2025年7月8日~ 7月18日12:00前
3. 报名方式: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报名系统,选择三个意向课题组,填写个人信息及上传报名相关材料完成申请报名。
扫码报名创新班
4. 报名材料:
电子版材料:请将以下材料汇总生成一份PDF上传至报名系统:
(1)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医药前沿交叉学科拔尖创新班申请表(签字、盖学院公章)
(2)个人陈述(关于个人学术背景、曾经做过的研究工作以及未来学习和研究的计划、目标等);
(3)应届本科生需提供前两年半本科阶段成绩单(由教务部门盖章)1份,前两年半总评成绩排名证明(学院盖章);
(4)其他证明材料: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或其他原创性工作成果的首页复印件、获奖证书等。
纸质版材料:申请表(一式一份,加盖学院公章)开学初交至孟目的学院办公室(行政楼206)。
5. 线上初试:学院对报名学生的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双导师课题组于7月31日前进行简历筛选,并以电话或线上会议等形式开展初试,通过即可参加线下复试,初试结果将在8月1日前以邮件通知。
6. 线下复试:学院于8月28日组织交叉创新班复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7. 公示:孟目的学院根据面试成绩确定入选“交叉创新班”的学生名单并公示,公示结束后,学院向录取学生发放拟录取通知。
五、培养及毕业
1. 获得学校推免资格的学生,采用中国药科大学“3+1+2”或“3+1+5”培养模式。“3”即学生在学校完成前三年的课程学习,“1”即学生在学校完成大四学年及研究生课程后赴成都研究院开展联合培养,“2”即非直博学生在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完成2年校内外双导师指导下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直博学生在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完成5年直博生培养。
2. 未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原则上退出本项目,可申请在北大成都研究院完成毕业设计。
3. 本科阶段以原专业毕业,获中国药科大学本科毕业证及相关学士学位证书。学生硕士阶段以药学(专业代码105500)专业毕业,获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硕士学位证书,直博生根据校内导师所在学科获得相应博士学位。
六、奖助体系及生活保障
1. 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为创新班学生提供免费住宿。研究生培养阶段提供不低于2000元/月的生活补贴。
2. 学生参与本科毕业设计期间,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补助学生一次南京往返成都的交通费用,金额不高于南京往返成都高铁二等座单程票价标准,具体以实际有效交通凭证为准。
七、其他事项
1. 入选“交叉创新班”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并签署相关协议后,按双方商定时间赴研究院报到。
2. 联合培养期间学生须服从学校和研究院相关管理规定,积极参加各项学习和实践活动。
3. 其他未尽事宜由中国药科大学教务处、孟目的学院解释。
4. 联系方式:
中国药科大学孟目的学院:张老师,02586185637
邮箱:mmdxy@cpu.edu.cn,
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胡老师,028-60726513
邮箱:huxing@aaib.pku.edu.cn。
附件1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医药前沿交叉学科拔尖创新班申请表.docx
中国药科大学教务处、孟目的学院
202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