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数模思维,共享药学研究”——慕棣书院成立首支志趣团队

发布者:孟目的学院发布时间:2021-09-26浏览次数:776

近日,怀揣“共建数模思维,共享药学研究”的共同志趣,来自孟目的学院21跨年级、跨专业的同学自发成立了首支志趣团队,取名芊芊数模。芊芊之意:草木茂盛,苍翠碧绿,寓意00后学子们创意无限生机勃勃。芊,音同“谦”,寓意我们为人、处世、学习应谦虚谨慎。团队邀请生药学李萍老师团队21级博士生罗琦明担任书院导生,围绕数学建模及其与药学学科的交叉应用开展学习和实践。

团队假期线上见面会

925日晚,芊芊数模团队在慕棣书院进行了第一次线下见面会。导生罗琦明以自己的大学经历为轴线,从课内学习,科研实践,学术竞赛等多方面分享了数模实践经验。团队成员积极与导生交流,结合前期对数学建模的了解和本次分享的感悟提出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疑惑、问题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

据悉,该团队诚邀我校理学院言方荣教授作为导师。将围绕基础知识拓展、数学建模思维构建、团队整体实战能力提升、人生规划发展等内容开展系列讲座式课程,为丰富书院第二课堂建设,促进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导生罗琦明以数学建模为例分享备战竞赛的经验:赛前首先明确参加这次竞赛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做好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赛程赛制的了解;赛中要培养应对预期之外情况的能力;在比赛结束后不能忘记总结反思,根据经验完善团队的方案。学习数学建模,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弄明白这个模型要解决什么问题,并做出了哪些假设,哪些参数。此外,多抓住上台分享汇报的机会,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参加学术会议。在学习课内的功课时,要将记忆和理解结合起来,抓住课堂内容并及时复习。

交流现场

队员分享交流:

刘拓辰:

我在学习时喜欢打破自己的舒适圈。阅读一篇与中药相关的文献时,我经常会把自己之前学过的东西代入,感觉自己理解了,又没完全理解。就像罗学长之前说的“拔尖了,又没完全拔尖”一样,我需要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深入知识本质来学习。上学期我算是运气好进了拔尖,但是进入拔尖只是一个开始,我需要更自律才能配得上拔尖的名号。

王迎蕾:

1、时间管理规划
      学长的大学本科可以合理平衡学习、科研与课余活动,参与学生干部、社团、组织以及校内外各项比赛。而我的规划则没有那么紧凑和合理。例如参与组织活动时,和同学合作完成一个活动时,等待同学处理事物和回复消息的零碎时间无法合理利用,全部用来等待和娱乐。需要合理安排,多尝试,多寻找,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利用好每一分时间。该玩玩,该学学,不因为荒废时间而后悔,也不因为一直学习而丧失娱乐的权利。

2、关于选择问题,做的不完美远比一点也不做要好的多。

我总是因为选择困难症,会因为各种选择而纠结,犹犹豫豫难以下定决心,有时会在DDL之前临时根据当时的想法选择,有时干脆放弃。这也是浪费时间、影响效率的一大重要原因。其实,选择很重要,却也没有那么重要,选定一件事情后坚持不懈的努力远比选择本身重要的多。不管是哪一条路,会犹豫就是因为都有了解和兴趣,而不确定和迟疑。但只要肯做一件事,热爱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并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而不会落空,并且后续的选择也会慢慢改变事情的轨迹,而不会因为最初的选择一锤定音。对比之下,当时的选择就更加影响甚微。

沈天一:

在开会之前,我仔细研究了一下慢病管理APP“舒慢”的数学模型,说实话我并没有真正理解那些数学式子的含义,直到会议上罗学长启发我们要先弄明白每个模块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去划分,这让我想起了查理芒格在其著作《穷查理宝典》中提到的学习方法——黄金思维圈

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这是一种更加有助于我们探索新领域,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方式,我们常常只是拘泥于具体的what,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每个数学式子是什么意思,这是必要的,但不是首要的,甚至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步要做的事情,首先问问自己为什么,有助于我们跳出既定的思维圈,以更加开阔与更具有创新性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也许我们能有比既定方案更好的想法涌现,一开始就关注what层面,很有可能会囿于现成物而抹杀更多创造性的可能。

赵吴双:

1、什么是一个好的问题?我觉得要满足几个要求:新颖而实际的,重要而恳切的,深入而清晰的。

2、在大创中长期不受重视,在大创的实践中不能得到科研锻炼,这该怎么解决?我觉得自己首先要对自己抱有信心。一方面,对自己的实力做出正确的评估,以便规划好在大创项目上的时间,进而树立合理而又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做好主动的进取工作,与导师进行邮件往来,与学长讨论课题问题。

3、已学的基础学科会被逐渐遗忘,该如何解决?首先,维持对已学学科的熟悉度,安排合理的计划。这些计划不需要太长的时间,甚至是零碎化的,以及这些计划是基础性而不具备难度的,譬如每天做一道数学题、积累并抄写20个专业英语单词等。这样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缓你的遗忘并维持一定的水平。其次是在长期的学习思考中,将已学学科的解题应试思维转变到针对实际问题的应用思维。活学活用是对知识的最好处理。

(供稿单位:孟目的学院,撰稿人:谢海忻、罗琦明)